作者:樊博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国际应急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博士生导师。
2020年8月5日上午,在深圳市人才研修院“数字空间政府高端研讨会议”上,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国际应急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博士生导师樊博教授做了以《应急管理中的大数据研究》为题的精彩演讲。
樊博教授主要讲述了灾害事件、一案三制和一网统管三个方面的内容。对于现有的应急预案,樊博教授认为许多政府职能部门将应急预案视作静态产品而非动态过程,以至于应急预案从行动方案演变成为一种符号。应急预案的内容雷同、文本千篇一律,严重制约了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并且大部分应急预案的编制者认为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低而不确定性太高,所以被很多政府机构视为敷衍任务的工具。在事件预防和联合行动中,应急预案的实际应用性较差,成功的应急行动依赖的是牵头部门可以从其他部门处准确、及时地获取信息,因此形成“互联网+技术”整合政府和社会的应急主体,成为突发事件应对的关键。接下来樊教授分析了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原有体制是办公厅协调所有职能,风险和处置一体化;现有体制是应急局协调相关职能,将风险处置割裂开来,所以应急局的设置以及定位还需更多的思考和优化。
图1 “一网统管”的应急管理
樊教授以上海市为例,分析了上海2020年1号文件“建设一网统管城市运行中心”的总体思路。核心目标是要实现防与救的无缝衔接、跨机构的应急协作、全灾种的应急覆盖以及全社会的应急治理。最后,以疫情期间出现的种种问题为例,讲述了在一网统管的模式可能的解决方案。首先,一网统管可以实现供需信息对称。疫情爆发后,社会各类信息的发布较为分散,医院及医护人员各自通过网站、媒体、社交平台等对外发布短缺物资清单,企业、民间组织和个人等各自陆续在互联网上发布无偿服务信息,供需信息对接不畅,导致大批应急资源滞留堆积,无法及时分发到基层医护人员和群众手中,而政府前期建设的“互联网+”项目和智慧城市工程作用还有很大空间,一网统管应急机制可在大数据分析下迅速弥合供需信息。其次,一网统管可实现协同调度有序。中国电商创造的“互联网+”平台和现代化物流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疫情下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物联网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信息技术,通过一网统管的应急指挥中心协同社会的物资运力,及时、规范地实现应急统筹。
樊教授以公众普遍关注的新冠疫情为例,融合理论与实际,充分解释了一网统管应急管理模式的特点,为公众应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增添了一条可行的路径。
本文转载自公共管理研究公众号,原文版权归该公众号所有。